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毕节市中医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创伤性口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外伤患者
  • 典型症状:牙龈出血 肉芽肿 口腔粘膜弥漫充血 口腔黏膜溃疡 口腔痛
  创伤性口炎(traumatic stomatitis)是由机械性、化学性、物理性等因素造成口腔粘膜损伤所致的非特异性急、慢性炎症。
典型症状:牙龈出血 肉芽肿 口腔粘膜弥漫充血 口腔黏膜溃疡 口腔痛

临床表现

一、创伤性溃疡

机械性刺激因素对口腔粘膜的损伤,最常见为形成创伤性溃疡(traumatic ulcer),溃疡特点可因损伤的性质、溃疡的持续时间长短、溃疡的部位和是否有继发感染而不同。

1.褥疮性溃疡(decubital ulcer)

褥疮性溃疡是持久性机械刺激引起的一种口腔粘膜深溃疡。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残根、残冠和不良义齿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在邻近的部位发生病损,多见于舌缘和唇、颊粘膜。早期受刺激处粘膜发红,有轻度的肿胀和疼痛,如及时去除刺激,粘膜可恢复正常,否则形成溃疡。溃疡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形状与刺激物一致,如托牙基板压迫可在口底或前庭沟处形成与基板吻合的圆形或窄长形溃疡。因粘膜长期受刺激,有的溃疡可波及到粘膜下层形成深溃疡、溃疡边缘微隆起,中央凹陷,溃疡表面有淡黄或灰白色假膜,局部淋巴结可触及。

儿童乳牙的慢性尖周炎,当牙槽骨已遭受破坏,再加以恒牙萌出时的压力,有时可使乳牙根尖部由牙槽骨的破坏部位穿破牙龈表面溃疡面而暴露在口腔内,形成对粘膜的刺激,引起褥疮性溃疡。牙根尖往往直插入溃疡当中,此种情况以上唇及颊部多见。

因为形成褥疮性溃疡的刺激是缓和而长期的,故溃疡表面多为炎性肉芽组织而缺少神经纤维,故疼痛不很明显,但有继发感染时疼痛可加重。

2.增殖性病损(hyperplastic lesion)

多见于老年人,由于义齿的基板边缘不合适引起的长期而缓和的慢性刺激使组织产生增殖性炎症病变。粘膜呈坚韧的肉芽肿性增生,有时伴有小溃疡面,有时仅有炎症性增生而无溃疡面。患者一般无明显的疼痛症状。

3.急性损伤病损

多引起口腔粘膜撕裂伤或擦伤,如小儿常将异物伸入口内,在奔跑时不慎跌跤,异物易刺伤粘膜引起擦伤和软组织撕裂伤。咬伤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创伤,常发生于舌、颊或唇,一般多只引起小溃疡。一种罕见的咬伤见于癫痫患者发病时可咬伤舌而成较大溃疡,重者可引起组织缺损。

4.Riga病

或称Riga-Fede病,是专指婴儿舌系带由于创伤而产生的溃疡。多见于舌系带过短的婴儿,初萌出的下切牙边缘较锐,在吮奶时因舌系带短,舌不能充分抬起和伸出,故乳牙切缘与舌腹部和舌系带摩擦形成溃疡,溃疡边缘清晰,表面不平,有灰白色假膜覆盖,时间久者则边缘隆起,有炎症性增生。

5.Bednar口疮

婴儿上腭粘膜较薄,尤其在翼钩处,在较硬的橡皮奶嘴或其他异物的摩擦压迫下,可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浅溃疡。

二、粘膜血疱

临床上常因脆、硬食物的摩擦或不慎咬伤而引起口腔粘膜形成血疱(mucosal hematoma)。好发于软腭、咽旁、颊、舌和口角粘膜。患者在咀嚼时突感局部异常感或剧痛,张口即可见到此处粘膜有血疱,为紫红色、疱壁薄、大小约1~3cm,大疱可迅速破损而出血,破后疱膜覆盖其上,以后疱膜坏死、脱落而呈一边缘清楚的鲜红色糜烂面,上有少量分泌物,周围粘膜充血,患者感烧灼样疼痛,说话、进食时疼痛加重,病程历时7~14d而愈合。小血疱不易破,如将疱中血液吸出,且无继发感染时,1~2d即可愈合。

三、化学性灼伤

腐蚀性化学药物主要引起粘膜组织蛋白的凝固,组织坏死,病损表面形成一层白色坏死的薄膜,如拭去即露出出血的红色糜烂面,自觉疼痛。封三氧化二砷失活牙髓时,如暂时水门汀封闭不严,而使砷剂溢出,不但损及牙龈及邻近粘膜呈灰褐色组织坏死,更有甚者可使牙槽骨坏死。

四、热灼伤

轻度烫伤仅见粘膜发红,有轻微疼痛或麻木感,并不形成糜烂或溃疡。但热损伤严重时可形成水疱,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浅溃疡,疼痛明显。

五、放射线损伤

一般在照射后第2周,当剂量达到1.29C/kg左右时可出现反应,引起放射性口炎。开始为弥散性红斑,以后可引起血疱,破后形成溃疡或糜烂,表面盖有灰黄色假膜,可引起继发感染,除此之外尚可引起牙龈出血、龈炎、冠周炎、口干等。

一、机械性因素

这是创伤性口炎最多见的原因,常形成创伤性溃疡。按刺激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持久性及非持久性刺激因素。持久性刺激因素包括龋齿破坏后的残冠、残根、尖锐的牙尖,经磨损后的牙齿锐缘,不良修复体的卡环、尖锐边缘,过长的基板,舌系带过短时与新生下颌乳切牙的摩擦等均是长期存留在口腔内可以引起慢性创伤性损害的因素。非持久性机械刺激包括硬、脆食物(如油炸或烘烤过的较硬食物)、硬橡皮制成的奶嘴、咀嚼不慎时的咬伤、牙刷太旧不整齐的刷毛、刷牙用力不当、口腔科医师使用器械操作不当、或其他外伤等均可对口腔粘膜造成急性损伤。

二、化学因素

常见的化学物质为具有腐蚀性的强酸、强碱,口腔治疗用药酚、硝酸银、三氧化二砷等接触了口腔粘膜。临床上多见于误入口腔或使用不当,有时则为自伤性。

三、物理性因素

口腔粘膜的热损伤并不多见,偶因饮料、茶水或食物过烫时引起粘膜烫伤。超过一定剂量放射线全身或头面部照射,可引起全身和口腔组织损伤,造成急性放射病和/或放射性口炎,主要变化是炎症。战时发生在核武器爆炸后,和平时期多因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或因辐射事故引起。

1.预防:

预防要点一、

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紧张、用脑过度;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清洁口腔2~3次,所用牙刷的梳毛不能太硬,以免伤及口腔粘膜。坚持用浓绿茶漱口,能促进口腔溃疡面的愈合。

预防要点二、

创伤性口炎该如何预防?全球医院网专家表示,预防创伤性口炎应该要纠正不良习惯。避免吃过热过烫及热的黏性食物,防止黏膜烫伤后感染。

2.其他注意事项:

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紧张、用脑过度;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清洁口腔2~3次,所用牙刷的梳毛不能太硬,以免伤及口腔粘膜。坚持用浓绿茶漱口,能促进口腔溃疡面的愈合。

纠正不良习惯。避免吃过热过烫及热的黏性食物,防止黏膜烫伤后感染。

 

重型口疮

结核性溃疡

创伤性溃疡

癌肿溃疡

年龄

 年轻人多

中年人多

不限

老年

部位 

任何部位

任何部位

任何部位

任何部位

 

口腔后部多见

舌多见

刺激因素附近

 

溃疡特点

大而深

边缘不整齐有潜凹

不定形

菜花状

 

弹坑状 

底部肉芽呈颗粒状

与刺激因素吻合

 

  

 

基部柔软或轻度浸润

时间久有组织增生

基部浸润广且硬

复发性

自限性

全身情况

常较好

常有肺结核

良好

弱或恶病质

活检

慢性炎症

结核结节(有郎罕巨细胞等)

慢性炎症

癌变组织


1.创伤性口炎食疗方:

蜜汁含漱法: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淡、止痛、促进细胞再生。

蜂蜜疗法:将口腔洗漱干净,再用消毒棉签将蜂蜜涂于溃疡面上,涂擦后暂不要饮食。15分钟左右,可把蜂蜜连口水一起咽下,再继续涂擦,一天可重复涂擦数遍。

硫酸锌疗法:服用硫酸锌片或1%硫酸锌糖浆,成人每次40~80毫克,1日3次,一般连用5~7天即可痊愈。

木耳疗法: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汤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