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性骨软骨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全身,骨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
- 多发人群:梅毒患者,出生后半年的婴儿
- 典型症状:关节肿胀 黏膜损害 脓肿 肌肉萎缩 长骨粗大
一、症状
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由于疼痛,患儿不愿活动肢体并哭闹不止。患儿亦可因干骺处出现病理性松弛而致假性瘫痪。此时患儿全身十分虚弱,可因缺少皮下脂肪而形成皱纹。同时,患肢可因局部病变而出现肌肉萎缩征、关节肿胀及压痛。
二、诊断
本病的诊断不难,除一般病史外,应追问家族史。其母亲有梅毒病史。临床上,当发现患儿有多发性骨关节病变时,即应考虑此病。此外,再依据全身皮肤黏膜损害、骨关节表现及血清康-华反应结果,一般多可以确诊。
一、发病原因
梅毒性骨软骨炎主要见于婴儿出生后半年,病菌常侵犯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并在局部形成梅毒性肉芽肿,破坏骨骺线,因而阻止了骨的发育。
二、发病机制
梅毒螺旋体主要经性接触传播,亦可经胎盘侵入胎儿体内,因此梅毒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骨梅毒70%以上可侵犯骨骺,称骨软骨炎,同时也侵犯骨膜及骨髓;成人时,其骨关节改变主要发生于晚期梅毒。先天性梅毒的病变除骨软骨炎外,其余与成人同。
一、预防
1.隔离、治疗传染源:梅毒患者是梅毒的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早期治愈患者是消灭传染源的根本办法。
2.保护第二代:尚无疫苗进行人工免疫,故应加强婚前及产前检查。如发现患了梅毒,治愈后才能结婚;婚后感染梅毒,治愈后才能怀孕;如怀孕后才发现感染梅毒,应在妊娠早期积极治疗,防止传染胎儿及婴儿。
3.切断传染途径: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染,因此应有良好的性道德观,严格一夫一妻的性生活,注意个人卫生、洁身自爱等。如一方已感染梅毒,应劝对方到医院检查,双方同时隔离治疗。
一般不会和其他病混淆
一、食疗方:
1、鸡蛋壳去内膜,洗净炒黄研细末,每服3克,一日两次,开水送服。
2、鸡骨煮汤,经常服食。
3、乌贼骨10克,龟板12克,茜草根6克,水煎加红糖服。每日2-3次。59 鸡骨焙酥研粉,饭后服1-2克,治小儿软骨病。
4、猪骨焙干研粉,饭后服6-10克。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